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格兰张伯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英格兰张伯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英国张伯伦首相前一任首相叫斯坦利·鲍德温(Stanley Baldwin)
斯坦利·鲍德温 英国保守党政治家。曾3次出任首相(1923~1924,1924~1929,1935~1937)。其第一届政府因保护关税事件而结束。在第二届任期中促进结束1926年的英国工人大罢工。其第三届政府经历了法西斯主义在欧洲的崛起和爱德华八世退位而引起的英国君主制度危机等事件,并因漠视法西斯主义对和平构成的威胁而受到猛烈抨击。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1869年3月1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保守党政治家,1937年到1940年任英国首相。他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对希特勒之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而倍受谴责。
利物浦张伯伦没华人血统
张伯伦是美国人,威尔特·张伯伦(Wilt Chamberlain,1936年8月21日–1999年10月12日),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前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中锋。
威尔特·张伯伦出生在费城宾夕法尼亚,是威廉·张伯伦家的第九个孩子,他的母亲叫奥利维亚鲁思·约翰逊,是一个家庭的工人和家庭主妇,他的父亲是焊工,保管,和勤杂工。他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曾经因为肺炎危及生命而在学校退学一年。
有句话叫做“此一时,彼一时”,这一点在丘吉尔当选,接替张伯伦成为英国首相这件事情很能说明问题。二战爆发前,很长的时间里实际上大家都没有意识到德国崛起的纳粹党有什么威胁性,当时张伯伦还曾经去德国造访过希特勒,并且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欧洲地区渐渐都意识到,战争在即,对于刚打完仗没多少年的民众来讲,如何避免再次卷入战争,国家是否能够强盛到在国际局势中占据有利地位,可以说都是很重要的。在这一点上,张伯伦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吃了“时代”的亏。
丘吉尔在接任前,实际上一直不是很讨喜,尤其是在政治圈子里,他作风强人,而且“嘴炮”,还曾经坚定的站在为了美人要退位的爱德华八世的身边,所以当时很多人以为,他的政治生涯迟早要完蛋。结果战争来了。丘吉尔抓准了时机在议会中扩大自己的圈子,并且还通过演讲来表达他对局势精准的看法。其中著名的论断就有“不要以为慕尼黑(一战后的慕尼黑会议)已经是结局,这仅仅是清算的开始,这只是我们品尝的第一杯苦酒。”这些平实但实际上十分具有煽动力的演讲给他圈粉无数。而当时的英国政坛中,具备军事背景的政客寥寥无几,丘吉尔曾经的军事经历无疑给他增添了很多的砝码。
当然,总体上来讲,丘吉尔继任之后也是不辱使命,甚至可以说是在未来英国以及国际社会上十分重要的政治人物。比如说他在当上首相之前就对英国的军队配置以及陆海空军的能力有过评估,在当海军大臣的时候还对一些制度进行过十分合理且具有远见性的调整。可以说是当时英国政坛里最了解英国需要什么的人。
谢邀,因张伯伦奉行绥靖政策,努力让英国及欧洲避免战争,事实证明,张伯伦对希特勒的退让令希特勒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膨胀,英国的退让牺牲了奥地利及捷克斯洛伐克,英国人认识到必须以强硬手段来抑制德国,所以选出主张强硬的丘吉尔,而历史证明此举是正确的。
从1215年《大宪章》到1689年光荣革命的成功,英国的民主制度从萌芽到确立历经470多年。从光荣革命到1940年丘吉尔当选首相,民主制度又经过了250多年运作。700多年的实践经验导致英国人民具备了民主主体的素质。丘吉尔当选首相和1945年落选就是这种民主主体素质事实体现。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定离不开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压制;如果说德国的咄咄逼人和极度膨胀的野心,也一定离不开英、法等国的妥协和绥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
捷克斯洛伐克,一个在一战后被协约国扶持起来的小国,在二战爆发前又被无情地抛弃,甚至在决定自己国运的会议上被排除在外,不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而大国出卖盟友,力求自保的人间丑剧却没有结束,愈发地鼓动了德国人的野心。
慕尼黑会议牵动着整个欧洲,人们更渴望和平。
1938年的欧洲局势,由于德国的肆意吞并与扩张,引发了各国的担忧和不安。在捷克(简称)的强硬态度,以及英、法、苏三国严厉的警告下,德国暂缓了进攻捷克的计划,进而以召开慕尼黑会议,商定捷克苏台德地区的归属问题。
经过一战的人们,实在是太渴望和平了,以至于会议的召开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因为能坐下来商谈,就有和平的希望。当英国首相张伯伦接到会议邀请时,下议院的议员们热烈欢呼:“和平又有希望了”,并与张伯伦握手,预祝会谈成功。
无独有偶,法国总理达拉第也受邀前往,并在法国人高呼“和平”口号的簇拥下,登上了前往慕尼黑的飞机。然而,在英国有一个人对此表示极力反对,他就是丘吉尔,“捷克怎么办,难道没人征求他们的意见吗?”然而,没有人理会他的意见。
耐人寻味的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张伯伦,发来了一封只有两个字的电报:好人。表面上是对其个人性格的赞美,其实也是在暗讽张伯伦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说白了,就是“好人”不配当政治家,过分的感情用事,只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慕尼黑协定》达到了德国的目的,英、法两国同意割让捷克苏台德地区。令人愤怒的是,作为当事国的捷克却被排除在外,分明是对英、法两国的侮辱和讽刺。丘吉尔对张伯伦说道:“在战争和耻辱之间,你选择了耻辱,但不会阻止战争”。
然而,就是这份耻辱的《协定》,得到了英、法两国上下的支持,张伯伦和达拉第回国时,就像凯旋的英雄一般,受到了人们热烈欢迎,为再次获得和平而欢呼。可怜的捷克不但被盟友出卖,而且被抛弃得毫无尊严可言,人的劣根性展露无遗。
《慕尼黑协定》的后果。
1938年的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与伦敦和巴黎热烈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捷克上下一片忧伤。不仅失去了苏台德,而且在德国的支持下,波兰和匈牙利乘机又瓜分了捷克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今的捷克丧失了75%的煤、80%的工业,一夜之间被瓜分得濒临破产,却毫无挣扎的力气,不能不说是小国的悲哀。但对于德国,这是继吞并奥地利之后又一重大胜利,特别是对德国元首来说,《协定》所带来的成果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消除了入侵捷克的最后防线。苏台德在与德国接壤的群山中,依托有利地形修筑了德捷边境上最坚固的防线。如今,苏台德回归,预示着捷克将无险可守,成了“无骨的肥肉”,对下一步占领其全境,清除了最后的障碍。
其次,瓦解凡尔赛体系。由于法国对捷克的漠视,以及所表现出的无能,先前与其结盟的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不再相信法国有能力保护他们,纷纷向德国靠拢。这也是二战中法国遭到入侵时,他们束手旁观的根本原因,凡尔赛体系全面瓦解。
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对英、法两国失去了信心。如果单凭实力讲,在欧洲能抗衡德国的只有英、法、俄三国,如果团结一致是完全有能力遏制德国的。事实上,在多次的欧洲危机中,三国的集体干涉,确实是德国不敢造次的理由。
但《慕尼黑协定》,将最有实力的苏联排除在外,使其对与英、法两国建立安全合作机制,彻底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为日后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埋下伏笔,从而达到了在战略上,瓦解欧洲大国之间合作的可能。
当然,对其个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胜利。《协定》的签订,让反对派哑口无言,因为事实证明,没有人在对局势的判断上,比得过元首的“战略眼光”。更由于一次次的冒险成功,德国民众简直将其当“神”一样膜拜,独裁统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英格兰张伯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英格兰张伯伦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京多安转会曼城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鲁能2019中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羽毛球混合双打决...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法国队对德国的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甲男篮比分的问...